胡立彪:产品说明PG电子游戏攻略与手机版教程(2025最新版)莫玩“假摔”
发布时间:2025-08-23 15:00:40

  2025年最新PG电子游戏攻略与沉浸式试玩技巧!注册即领新手礼包(访问:363050.com 领取888U),手机版全面适配iOS/Android,跨平台数据互通,每日更新限时优惠!立即探索科幻世界,开启你的PG电子之旅。

胡立彪:产品说明PG电子游戏攻略与手机版教程(2025最新版)莫玩“假摔”

  面对外文,中式硬译常常出错,当然也很搞笑。某银行排号小条对应英文,“对公业务”被翻译成“TO MALESERVICE”;某商场所售“干货”,英文对译竟是“Fuckinggoods”。见过最可笑的翻译,是某单位的餐厅招牌上,在“餐厅”二字后面跟着这样一行英文:“Translate servererror”。餐厅方面大概是想把“餐厅”翻成英文,好方便外国友人找到吃饭的场所,可是不懂英文啊,于是上网查,在翻译网站输入“餐厅”,结果显示出上面那行英文(真正的意思是“翻译服务器错误”),就照样子印出来挂上去了。

  现在哪哪都有外国人,吾泱泱国民有好客传统,特别喜欢予人方便,怕人远道而来听不懂看不懂的,就好心给人家翻译。可好心办了坏事,像前文提到的那样,就非常不好了。闹出笑话还在其次,若是有人较真,把事情搞大,闹出经济损失也说不定。据报载,一消费者在某大型超市购买了几件标明“原装进口”的商品,但使用过程中发现有的商品外包装上的中文翻译与原文说明不相符。一款牙粉中文标识显示产品产地为日本,但日文标识却显示产地为泰国;一盒饼干中文标识显示的“生产日期见包装”字样,对应的英文标识却是“到期日期见包装”。产地错就错了,并无大碍,可生产日期出错就太离谱了,搞不好要影响身体健康安全。该消费者在吃了3听过期的饼干之后,愤然将超市告上法庭。法院经审理,判定超市向消费者退一赔一。

  限于外文水平,许多企业在翻译上出错,一般不存在主观故意的情节,承担了责任也就可以原谅了。然而也有企业在翻译问题上玩“假摔”,那性质就变了。曾有报道称,市民胡女士购买了两罐洋品牌进口有机奶粉,可回家后发现,该奶粉的中文成分表与原包装上的英文成分表不一样。英文成分表中有23项成分,中文成分表中有33项。其中,不但中英文对应的成分数值不同,奶粉与水的冲调量也不同。而中文成分表里有的钠、硒等元素,在英文成分表里却并未找到标注。胡女士就此向商家和相关监管部门反映,商家自然是左遮右挡,坚称自己的产品没问题,而监管部门则对此进行了认线;我们且不管调查结果如何,从上述情况看已经可以断定奶粉有问题。就翻译标注看,按业内说法,中文翻译标注比英文标注少是允许的,比英文标注多却不行。为什么?这就跟做人差不多:行假装不行,这叫谦虚;不行就是不行,这叫实在;不行假装行,就叫欺骗了。道理很简单,眼神儿再不好,也不至于把原文里本来没有的钠、硒元素愣在中文里“看”出来,而多涨出的另外10个项目,当然也不是凭白无故穿越过来玩的,翻译之所以见涨,是因为涨后可以见利。

  唱歌提倡真唱,踢球反对假摔,这也是产品标签翻译主张的态度。企业花点时间、本钱提高自身的外文水平,其实并不难,聘用学外语的专业人士,或者对自己的员工进行专门的外语培训,总之用了心就行。可若把心思用歪了,想在翻译上做手脚,欺负老百姓没文化,那就大错特错了。把“小可乐”翻成“Smallmay behappy”,也只不过是让大家高兴一下,而一些企业虚假宣传、误导消费的假面一旦被戳破,在翻译上玩的猫腻终会让其变成一个“大可乐”(Mustbe happy),被民众心译为“大笑线; “不作死就不会死”这句民谚被网友们亲切地翻译成“no zuo nodie”。但愿企业明白这一点,不要一语成谶。